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2章,父子谈心
    “嘣嘣”

    京城,大年三十,伴随着各处的钟楼、钟塔之类的准时报时,顿时整个京城就陷入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从京城的各个角落,数不清的烟花在天空之中绽放,姹紫嫣红,美丽无比,街头巷尾的角落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达芬奇站在学校宿舍楼定,快速的绘画,准备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记录下眼前的这一切。

    说实话,他从未看过如此热闹的场景,数不清的烟花、无数的鞭炮,将整个京城都变成了一座喧嚣的城市,变成了不夜城。

    京城是整个大明,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几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处处都繁华、热闹、喧嚣、富庶。

    特别是这到了过年,那更是如此。

    一条条街道灯火通明,宛如一条条延伸到尽头的巨龙,一晚上都不知道要烧掉多少的鯨油;一处处小区的楼房这里,同样也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家家户户都聚集在一起,庆祝着新年的到来。

    这里的夜晚都是明亮的, 呼啸的寒风丝毫不能让大明人有所畏惧,他们享受着这个时代最好的一切。

    达芬奇手中的画笔飞速的转动, 很快一副俯瞰大明京城夜景图就跃然纸上, 翻过画纸, 达芬奇微微沉吟一番,随即提笔在上面写道。

    大明帝国的京城是我见过的最繁华、最富庶、最热闹的城市, 此画作于大明弘治24年大年三十。

    如果不亲自来一趟大明,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大明帝国的繁华,你可能永远都无法感受到夜空都被照亮的那种感觉。

    无数的烟花在天空之中亮起, 刹那间开出无数美丽的花朵,还有大街小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甚至于会让你以为自己是置身于战场之上。

    笔直灯火通明的街道宛如巨龙,还有帝国广场上面无数的花灯让人置身于花海一般, 一栋栋高楼明亮无比,宛如白天一样热闹

    皇宫皇城的城墙之上,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此时也正在看着京城的烟花,皇城威严无比, 在内城这里是最高的地方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马上就要二十五年了。”

    弘治皇帝看着京城各处不断响起烟花,也是不得不感叹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一转眼的时间, 自己都已经当了24年的皇帝了。

    自己十八岁登基,转眼间也都已经马上要43岁了, 连朱厚照都已经22岁了, 而且孩子都一大堆了,自己都当爷爷了。

    “父皇, 这过年是越来越热闹了,以前的时候可没有怎么多人放烟花。”

    朱厚照自然是没心没肺,他丝毫没有感叹时光的荏苒, 倒是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这京城过年的烟花是越来越热闹了, 以前过年的时候虽然有烟花,但并不多, 也就是皇城周围的这些权贵大臣们过年会放放烟花。

    可是再看看现在, 整个京城的各处都在放烟花, 极其的热闹, 无数的烟花一起铮鸣、争艳的时候,场面是极其的震撼。

    “这说明我们大明人的生活越了越好了。”

    “眼前的一切都说明了我们大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繁华盛世之中。”

    “只是希望这样的繁华盛世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希望我们大明可以一直繁荣富强。”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了皇帝的架子,更多是一个父亲的角色。

    “你也已经长大了,都已经22岁了,自己也当父亲了。”

    “这大明的江山终究还是要落到你的身上,要你来扛起来。”

    “你不再是小孩子,有些事情我希望你明白,也希望你能够真正长大。”

    “不要再任性了, 要慢慢的担负起大明储君该有的责任,也要学会如何去处理国家大事,让我们大明的繁荣昌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 朱厚照微微撇嘴, 又来说这事。

    你自己春秋鼎盛的,这随随便便的再抗个十几二十年肯定不成问题,到了那个时候, 自己也差不多玩够了。

    “我知道了。”

    朱厚照有点不耐烦的回道。

    说到这些事情,朱厚照也是显得比较烦,他喜欢的可是搞搞研究之类的,治理国家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费心思了,比搞研究难多了,而且还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

    朝中的这些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都是人精。

    以弘治皇帝这样勤奋的人都被这些大臣拿捏的死死的,要不是冒出个刘晋来,这大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朱厚照尤其烦恼的就是这些事情了,一个个大臣看起来都是忠心耿耿,口口声声的为国为民,为天子分忧, 但背地里到底是什么样,恐怕就很难知道了。

    还有那些所谓的治国之道、帝王之术,在朱厚照看来就更烦了,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未必就有什么用,还被奉为经典。

    历朝历代的传下来,真要是有用的话,一个个朝代也不会到了三百年就要灭亡了。

    还是刘晋所说的那一套管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只要抓住关键的东西就可以了,把握大的方向才是正道。

    这当皇帝的应该思索的是一个帝国的发展方向和路线,而不是和弘治皇帝这种天天沉浸在批阅无穷无尽奏疏之中。

    “嗯,反正自己当皇帝的话,肯定是会不一样的。”

    朱厚照心里面都已经有打算了,等自己登基之后,肯定要进行一番改革的,改革现在的这些没有什么效率的官僚制度。

    “你今年去了一趟西域、河中等地,不是很有收获嘛。”

    “过完年你就来管这个顺天府,我倒是想要看看你能够做出些什么政绩来。”

    弘治皇帝看看朱厚照,想了想说道。

    “啊,管顺天府啊”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挠挠自己的脑袋。

    自己这个怀柔县知县都不算合格,经常不在怀柔县就算了,还一走就是大半年的时间,现在让自己来管顺天府。

    这顺天府掌管京幾之地,事情那是多的很,让自己来管,那以后自己哪里还有时间去游山玩水,去搞自己喜欢的研究。

    “你在怀柔县做的也是很不错,也该一步步尝试下掌管更大的地方了。”

    “过几年再让你掌管北直隶,看看你治理一省的情况和水平,能够管好一县你就可以来管一个州府,能够管好一个州府了,你可以管理一个省。”

    “等你能够管理好一个省了,这大明的江山落到你的肩膀上,我也就放心了。”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聊天都是用‘我’,没有用‘朕’,父子谈心,随从都在十几步之外。

    “行吧,我确实是有些收获和想法。”

    朱厚照想了想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当年我登基的时候才十八岁,你爷爷可是什么都没有教我,给我请的老师又都是文官,学的都是儒家的那一套治国制度。”

    “我初掌江山的时候,那是什么都不懂,所以也是全都听那些文官的,同时也唯有自己不断的勤勉,想着勤能补拙,这样才能够不负祖先的江山。”

    “但是慢慢的我才发现,治疗一个国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还是想要智慧,需要经验。”

    “我没有什么经验,也只能仰仗那些文官。”

    “可是,那些文官虽然口口声声忠君报国,一个个都能够写锦绣文章,但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又得寸进尺,以为我依赖他们,他们就可以恣意妄为。”

    “整整十年的时间,我每日忧心国事,每天勤奋无比,然而这大明在我的治理下,虽然有所好转,但老百姓依然困苦,唯有那些士绅、文官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我一直在苦思该如何破局,但是奈何没有人教我,也没有任何的执政经验,仅听那些文官的,却是被他们忽悠的差点成了傀儡。”

    “明明朝廷已经穷的叮当响,国库空穴了,朝廷每年征收到的粮食、税银都在逐渐下跌,按理是应该彻查税务,开征商税等来充实国库,这样朝廷才有钱去外御鞑靼、内平祸患。”

    “可是那些文官呢,只要一涉及到商税,涉及到重新丈量土地,绅士一体纳粮的时候,他们就会集体反对。”

    “他们宁可朝廷穷困死,宁可年年被鞑子南下,宁可内忧外患,那也是绝对不能触碰了那些文官、士绅们的利益。”

    “可是这朝廷需要钱,每年收到的钱粮越来越深,士绅免税,大量的田地集中到了他们的名下,他们是越过越舒服,可是我们朝廷却越来越风雨飘摇。”

    “我皇帝当是非常憋屈,纵然是再努力又如何,还不是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江河日下,自己的身体又累跨了。”

    “要不是有刘晋的出现,打破了僵局,这才慢慢的有了大明现在的局面,我都不敢想象现在大明会是什么样子的。”

    “你是幸运的,我身体还行,可以让你慢慢的从知县、知府、布政使的一路慢慢磨砺,积攒经验,你应该要好好的珍惜。”

    “身在帝王家,你已经是最幸运的了!”
为您推荐